教学条件 |
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网络教学环境) (1)教材使用与建设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由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由长安大学郭晓汾教授主编,课程负责人参编。该教材不仅符合交通运输系的专业课教学要求,同时亦符合相关学科交通运输学科发展的需要。该教材是根据我校国家级特色专业“交通运输专业”发展的迫切需要,结合最新发展技术和课程负责人十余年来教改研究成果汇集编辑而成。本教材行业特色鲜明,内容新颖,适用性强,已为我校本科生连续多届选用,为高素质人才培养和交通运输学科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实践性教学环境 实验室有一批国内一流的运输模拟、仿真设备模型和软件,完全能满足本课程学生综合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教学要求。同时建立和完善了校内外实习基地,满足课程教学实习的需要。 ◆陕汽通汇实习基地 为了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资源,丰富学生实践教学内容,经多方联系沟通和努力,长安大学汽车学院物流教学基地于2009年3月12日在陕汽通汇物流公司正式设立。实习基地的建立形成了“校企合作”的模式,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现场学习的机会,更为双方探索物流与交通运输人才培养及进行该领域的合作研究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外,这种模式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实习中出现的问题,提高教学实习的效果。 ◆实验设施 运输工程实验室现有实验面积约 78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约有百余台(套),运输工程实验室配合学校211工程建设,对实验室内、外环境进行了彻底整治,使学生的实验环境、科研环境有了一定的改善。运输工程实验室具有整套的物流系统实体模型,如自动化仓库模拟系统、物流园区规划模拟布局以及各种装卸搬运设备的实体模型。 ◆教学软件 实验室已购置flexsim系统仿真软件和GIS、GPS系统、LINGO优化等软件,为交通运输工程学的教学实验平台的建立和教学实验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软件条件。 (3)网络教学环境 在网络教学环境建设方面,制作了该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的专业介绍、师资队伍概况、课程网页等,现已实现网络化教学,完善了课程的“多媒体教学幻灯片”课件、习题集和教学实习指导书等教学资源,网站提供了相应学习指导资料,如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作业和习题、网上答疑等,上网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方便了学生和教师从网上获取信息,能够满足教学的要求。 |